選對你要的“人”——呼叫中心人員管理
姚俊 2012/05/15
從04年在移動開始從事呼叫中心工作以來,期間有三年多的空擋時間沒有再從事這個行業(yè),然后再次機緣巧合的參與到呼叫中心的工作,我很幸運,幸運的是還能趕上中國呼叫中心發(fā)展的大潮。不知道大家是否發(fā)現(xiàn)在我們生活個工作的周邊都會有很多學校或外地務工人員的集居地,在集居地附近會有很多小商小販,這中間又不乏通信運營商的代售點,從這些代售點里就有文章可做,我們可以查看那些正在銷售的手機號碼,并且簡單記錄下已經(jīng)銷售或正在銷售的手機號碼號段即可,下面的工作就是我們的基本功了——冷CALL,通過電話增員。
很多朋友都做過校園招聘,有反應好的也有不好的,關鍵看渠道是怎樣的了。校園招聘如果只找到學生那可能就事倍功半了,如果找到校方的負責人問題就好解決了,每個人對這一塊的資源擁有度不同,所以我們視情況而定。
之所以神秘是因為這種渠道效果是以上三種里最行之有效的,類似于找到其他行業(yè)大型招聘時的更多資料然后整合——呼出——要約——創(chuàng)說等等,或許這個時候會有很多同仁有疑惑?難道這就是所謂的神秘渠道?寫到這的時候約稿老師讓我再加點詳細內(nèi)容,其實再說的透徹一點還是要充分利用身邊的所有能利用的有效資源。這里就舉一個簡短的例子吧。如果你有世界500強企業(yè)的朋友,如果這家企業(yè)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如果很多人都想擠進這家企業(yè),如果你這個朋友是這家企業(yè)的HR,如果他們也在招聘并且招聘的人員和我們所需要的人員相差不大的話,你的機會來了,看他們需要多少人?一般都會需要一兩百或一兩千人不等,但報名的肯定會在幾千或幾萬人,等人家篩選完了,剩下的就全是你的了!你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切記合理正確的使用這些數(shù)據(jù)。
通過這些方法,我每周可以招聘8至13人,通過篩選至少也能留下2至5人,如果加大點工作量的話我想大家都是可以打造出一支你期望的高效團隊的。假如這些動作一個月能做兩次的話不要說人員的選用了,就是預留也會綽綽有余的。由于時間關系,本次我就不再和大家分享更多了,如果這些方法大家能用的到,將是我最大的開心和幸福!關于人員的流失控制其實我也還有些內(nèi)容想和大家分享,就留到下次吧。
呼叫中國供稿 CTI論壇編輯
建立班組內(nèi)的“四化管理體系” 2012-05-15 |
呼叫中心組長是內(nèi)聘,還是外招? 2012-05-15 |
平衡呼叫中心線下活動是勞動力經(jīng)理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 2012-05-14 |
三管齊下 提升呼叫中心突發(fā)話務應對能力 2012-05-09 |
審視您預算與客戶服務之間的平衡點 2012-05-07 |